一.指导思想:
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
二.时间安排:
1. 每天的早自习作为学生语文和英语的预习时间。
(1) 每节早辅导至少分两个时间段布置预习任务。
(2)教师要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抽学生背诵并检查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3)教师不能坐到讲台看手机或用电脑备课,要来回走动,回答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2.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课作为其它高、中考科目的预习时间。
(1)高中文科学生预习数学和文综,理科学生预习数学和理综。
(2)初中根据各年级中考科目开设情况灵活安排。
三.内容安排:
1.教研组长负责统筹一周(或一个计划阶段)全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预习内容。
(1)预习内容应明确、具体,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让学生预习教材和完成教辅材料相关的预习案和习题,也可以设计预习案进行导学、导思、导练。
(2)预习任务需适度和适量,每科每天一般安排十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
2.各班任课教师安排布置学生当天的预习内容。
(1)语文和外语老师在早自习前通过PPT展示当天预习内容
(2)其余各科老师于当堂课结束后告诉学生当天需要预习的内容。
四.检查落实:
1.教务处要监管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和各班预习工作的开展,定期对各年级预习工作的开展进行检查并进行通报。
2.各年级组要加强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每天要安排相关人员(年级组成员和教研组长)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各班班主任要加强学生预习情况的督促与落实,建议在教室后的黑板上(或购买一个小黑板)展示当天学生各科预习的内容,并于第一节下课后抽查个别小组预习情况,把相关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
4.各班任课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表,根据预习反馈表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于每堂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通过提问和例题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当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