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东,38岁,达州中学高三39班班主任。2008年到达州中学任教至今,他一直担任高三班主任工作。该校校长郭德波告诉记者,潘老师是学校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他带领的高三毕业班多次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学习,他所带的班级在学校各项课外活动中成绩突出,并在考核中名列前茅。
潘光东老师勇于探索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圆心”德育管理模式,所谓圆心,是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者,每个学生都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圆点,实行人人当班干部制度。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角,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管理能力,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
潘老师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求每天6点40分跑早操,不管寒冬酷暑,他都会准时陪同学们一起晨跑;要求不乱丢果皮纸屑,他只要见到垃圾就会随手捡起;要求学生早中晚按时到教室,他也一定会提前到。
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潘老师都一定会在半个月内与家长通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搭建互助互信的合作桥梁。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他会积极为他们解除学习的后顾之忧;对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他会爱生如子,总是挤出时间带他们去吃饭、爬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疼爱;对于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潘老师经常会先在作业本上和他们交流,会放大作业的闪光点,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记者:张燕)
http://www.dzrbs.com/dzrbspage/dzwb/html/2016-09/12/content_469828.htm
潘光东老师勇于探索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圆心”德育管理模式,所谓圆心,是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者,每个学生都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圆点,实行人人当班干部制度。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角,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管理能力,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
潘老师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求每天6点40分跑早操,不管寒冬酷暑,他都会准时陪同学们一起晨跑;要求不乱丢果皮纸屑,他只要见到垃圾就会随手捡起;要求学生早中晚按时到教室,他也一定会提前到。
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潘老师都一定会在半个月内与家长通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搭建互助互信的合作桥梁。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他会积极为他们解除学习的后顾之忧;对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他会爱生如子,总是挤出时间带他们去吃饭、爬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疼爱;对于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潘老师经常会先在作业本上和他们交流,会放大作业的闪光点,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记者:张燕)
http://www.dzrbs.com/dzrbspage/dzwb/html/2016-09/12/content_469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