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邹展 审题人:杨玉梅
选择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 ②劳动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③缺乏医疗保障,就医困难
④离开户口所在地,子女无法接受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当今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他们是( )
①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 ②收入水平下降的职工 ③产业结构调整后低收入者和下岗员工 ④智力残疾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3.在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②受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③党和政府工作的失误 ④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4.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表明( )
A.公平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党和国家努力推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C.公平是我们党、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D.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公平的最重要途径
5.据调查,2014年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在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对此,我们应该( )
A.坚持平均主义的原则
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
C.允许收入存在严重差距
D.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6.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从义务教育到教育,“义务”二字的消失,意味着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门,都要向农民工子女平等敞开。这表明党和政府( )
①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②关心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
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④把发展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A.体现了国家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B.体现了我国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C.有利于社会平等,实现全面小康
D.能彻底解决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
8.我国人口有13亿多,有人戏称“每人说一句话,就有13亿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有效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A.只能由人民政府代为行使
B.只能通过上访的形式参与
C.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
D.是不可能的
9.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每届任期五年,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②它有权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③它有权增选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④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在一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选民们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不选,不替老百姓说话的不选。这“三不选”原则体现出( )
A.我国的民主是广泛的
B.选民不按组织意图进行选举
C.广大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1.周末,小明全家回乡下看望爷爷。一进村就看到墙上有一醒目标语:“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接受村民监督,为村民当家提供服务。”标语生动地说明我国广大农村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包括( )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国的法治方针,从四个方面全面地概括了法治的基本特征,也标志着中国法治的全面运行。对这一法治方针理解错误的是( )
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C.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D.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13.2013年11月02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公示:包惠同志拟提名为达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人选,干部群众如有情况需要反映的,请于7日内以真实姓名向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电话、书面反映或面谈。此举有助于( )
①人民群众行使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权 ②人民有权决定国家大事 ③遏制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④增强干部的公仆观念和自律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在下列政治权利中,你认为初中学生能够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关注国家建设,行使建议权 ③对违规、违法现象,行使监督权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 考 号 _____________ … …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 … … … … |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16、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 、 、
17、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简答题(共6分)
18、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农村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的主体,需加大扶贫力度。
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6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
19、【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俞正声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表示,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6分)
20、【材料一】:2014年12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既是明确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利,也更突出了他们应尽的义务。
【材料二】:我国有不少地方建立完善了举报网站,有的地方还开通了工作QQ和手机短信,鼓励网上举报。如北京市检察机关规定对网上实名举报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犯罪的公民,经查实结案后,最高可奖励10万元。21·世纪
结合两段材料分析,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8分)
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D | C | C | B | B | C | D | C | C | C | D | B | D | B |
1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1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简答题
18、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6分)
答:
①、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
②、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③、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四、材料分析题(共16分)
19、(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
答:材料一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材料二反映了政治协商制度(1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6分)
答:
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在国家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情况复杂的国家,要保证人民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20、结合两段材料分析,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8分)
答: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